对于以色列和沙特的关系正常化谈判,美国的需求有两个,一是建立美国-欧洲-沙特-印度的走廊(如G20峰会上所说),遏制中国在中东的存在;二是为了降低油价,缓解通胀。美国现在通胀严重,而油价是根本原因之一。连续一年多,作为世界几大石油生产国的沙特、俄罗斯、伊朗都在减产石油。

美国数月前已在秘密接触伊朗,来换取伊朗增产石油。目前,双方也已经就释放人质和解冻伊朗的一些收入达成协议。美国已经逐步放松了对伊朗石油销售的部分制裁,伊朗已将产量恢复到自五年前禁令生效以来的最高水平。

美国也已多次努力让沙特增产石油,比如去年拜登亲自前往沙特,但徒劳无功。这次,沙特向美国开了个大条件,包括允许沙特拥有铀浓缩设施(当然,这也不是沙特第一次开这个条件了)、购买一些更新的武器装备。对此,作为沙特近邻的以色列一直以来都很反对,美国国内也因此有诸多反对。但现在美国打算让沙特和以色列关系正常化,也就是说,让沙特承认以色列的存在,这将极大缓解以色列在全球的舆论压力,来换取以色列同意沙特拥有民用核设施。当然,沙特也会增产石油,缓解美国的通胀压力。

沙特和以色列的关系正常化,也有助于遏制中国在中东的存在。根据2020的亚伯拉罕协议,阿联酋和以色列将会修一条直达的公路和铁路,从海法开始,经过约旦、沙特,到迪拜。这条路线将连接地中海和波斯湾,大大缩短运输时间和费用。美国人一直在撮合修建这条路线,但沙特不同意。沙特王储对美国开条件,要求民用核技术和更先进的武器,但美国之前一直没有答应,直到最近的沙特-以色列关系正常化谈判,美国才表态同意。而沙特也在考虑允许修建这条路线。印度也希望从海上接驳这条路线,让亚伯拉罕协议变成印度-亚伯拉罕协议。

这条路线作为美国-欧洲-沙特-印度的一部分,对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有遏制作用。这里不用详细说明该路线会如何遏制一带一路战略,只需看看近些年其他相关的事件是如何发生的即可。

以海法港为例,海法有两个港口,新港口是中国人建的,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有25年运营权,从2021年开始。美国人强烈抗议,因为美国第六舰队经常要停靠海法。美国多次警告以色列不要跟中国的基建扯上关系,诸如特拉维夫地铁之类的项目都不能给中国人(不过以色列还是有很多项目给了中国人,中国建筑工人在以色列大城市随处可见)。而老港口在去年招标进行私有化,最终印度首富阿达尼中标,持有港口70%的股份。当时中国也参与竞标了,但美国施压,于是这笔交易给了印度人。

再以半年前中国调解伊朗和沙特的事情为例。在中国完成这次调解后,中东各国内部都有势力开始希望引入中国调停冲突,比如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权力机构领导人阿巴斯访华,连内塔尼亚胡都说打算访华(虽然最后没去),美国自然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

回到沙特和以色列正在谈判中的关系正常化。这看起来是个三赢的交易。美国能缓解通胀,并遏制中国在中东的存在;以色列得到作为穆斯林世界领导的沙特的承认;沙特得到核设施和新武器。

但也存在阻碍因素,比如美国国内有许多人不同意,以色列国内也有一些极右翼不同意。但沙特要面临的阻力则更大。沙特要与以色列建交,可能被其他穆斯林国家唾骂,影响自身与诸多穆斯林国家的关系,甚至影响自己在穆斯林世界里作为主导者的legitimacy。

沙特会谨慎地推进关系正常化的进程。沙特会在谈判中提出各种支持巴勒斯坦的条件,包括需要推进巴勒斯坦建国、允许巴勒斯坦在东耶路撒冷设立首都、归还一些由于战争或定居点活动而侵占的西岸土地等等。以色列在美国的压力下以及自身的权衡下,将会在口头上答应其中的一小部分(在实质上会不会有行动则是另一回事),让沙特不会在穆斯林国家面前丢脸。

沙特对此心知肚明,但迫于自己在穆斯林世界的legitimacy,必须这么做。但实际上,这等同于沙特实质性放弃支持巴勒斯坦。

且看在以色列和加沙开战后沙特的官方发声:呼吁双方结束冲突升级并保护平民。这种反应和一些其他与以色列已建交的阿拉伯国家一样,可以说是很平淡了。对比之下,伊朗、卡塔尔等国的发声则是言辞激烈地支持巴勒斯坦人。上次以色列宣战的时候,沙特的反应可完全不是这样。

因此可以判断,如果沙特和以色列关系正常化,巴勒斯坦人基本会被沙特放弃。当然,为了legitimacy,沙特可能表面上会就巴勒斯坦建国问题对以色列很强硬,也可能会增加对阿克斯清真寺的waqf的资金支持。

而对于沙特和以色列关系正常化的这种前景,作为穆斯林世界的另一领袖的伊朗深感不安。哈马斯突袭以色列便是伊朗做出的回应。众人皆知,伊朗在武器、军事训练、资金等方面大力支持哈马斯,哈马斯的大行动自然会让人联想到背后的伊朗。事实上,9月时,哈马斯和伊朗革命卫队指挥官刚刚在黎巴嫩进行了会谈。10月,伊朗最高领袖直言,那些签了亚伯拉罕协议的国家是在做一场“注定要输的赌博”,在这个时间点,他自然是在剑指正打算与以色列建交的沙特。哈马斯进行突袭,会让沙特与以色列的和谈难以进行下去。看看中东各国发表的官方声明:伊朗、叙利亚、黎巴嫩真主党自然是严辞谴责以色列,而沙特则是说“防止冲突升级,保护平民”(只在声明的第三段才加上了一些无关痛痒且不明确的谴责以色列的话)。对比非常鲜明。

伊朗此次行动蓄谋已久。哈马斯是伊朗全力支持的势力。9月时,伊朗与哈马斯在黎巴嫩密谈。哈马斯本次的行动,激烈程度远胜以往,背后是伊朗的生存焦虑。半年前分别代表什叶派和逊尼派的伊朗与沙特和解,改善了伊朗的生存环境,遏制以色列。但近几个月以来的沙特-以色列和谈,等于沙特实质性宣告放弃巴勒斯坦,放弃遏制以色列,这极大地恶化了伊朗的处境。伊朗必须出击。因此,之后如果发现黎巴嫩真主党、叙利亚什叶派民兵也在以色列北部挑起战火,不必奇怪。

哈马斯这次的战术与以往大不相同,除了发射火箭弹之外,还大举进行地面袭击。这与伊朗针对“消灭以色列”的战术调整有关。以前他们注重无人机和火箭弹的骚扰,每次以色列闹出事儿(闯入阿克萨,或是在西岸行动),哈马斯和真主党就发射火箭弹,但他们几乎不进行地面入侵。2022年8月,伊朗提出了新战略,精确描述了如何摧毁以色列。新战略主张真主党和哈马斯在以色列境内展开更多地面行动和城市战斗,认为这样能破坏以色列的稳定,使其衰落。而哈马斯杀害或绑架平民,甚至拍视频发到网上,也是此战略的一部分,意图在以色列的犹太人里制造恐怖,并在穆斯林里煽动叛乱。

以色列的反应也非常强烈,直接宣布进入战争状态(上一次以色列宣战还是1973年)。其实,内塔尼亚胡等以色列极右派对哈马斯的袭击可谓如获至宝。近半年多,以色列国内深陷对于司法改革漩涡中。把时间再拉长些,近些年以色列都在面临极右翼和其他派别的斗争,另一个有代表性的事件是以色列国防军中随军拉比和军事主官的权力之争。更不用说一直存在的关于扩大西岸定居点的问题、Haredi犹太人的特权问题、Ashkenazi和Mizrahi的“两个以色列”的问题等等。

面对棘手情况时,攻击加沙是内塔尼亚胡的惯用手段。2011年,以色列的年轻Ashkenazi人发动了帐篷运动,抗议自己黯淡的人生前景(住房问题、生活成本、社会权力的萎缩等等)。抗议发生几个月后,在2012年,当时民调严重落后的内塔尼亚胡决定进攻加沙,以色列民众很吃这一套,内塔尼亚胡也顺利走上了领导位置。国家安全问题是以色列社会(不含穆斯林)现在唯一的粘合剂(有点像“反华”之于美国)。